查看原文
其他

经典咏流传: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
请您关注➤ 聆听最美好声音 2021-07-31


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


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


胡德夫演唱《天净沙·秋思》00:0004:01

胡德夫演唱《天净沙·秋思》

童声合唱《天净沙·秋思》,听出不一样的画面!


郦波解读《天净沙·秋思》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s0310klwrm5



今天我们来欣赏马致远的千古名作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。


马致远,何许人也?


《天净沙·秋思》元人马致远的一首散曲,马致远号东篱,作有《汉宫秋》等十五种杂剧,同时他也是创作散曲的行家里手,《天净沙·秋思》就是马致远散曲最为经典的代表作。这首散曲流露出浓浓的诗意,数百年来深受好评,元人周德清就称赞这首散曲为“秋思之祖”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传世佳作的魅力。


这首散曲有何特点?


“天净沙”是曲牌,规定了作品的格式,“秋思”才是题目,规定作品的内容,曲牌标志着俗乐的血统,题目则透露出文人诗的神韵,我们今天读这首《天净沙》已经脱离了音乐的背景,因此直接感受到的是文字本身的节奏。《天净沙》这个曲牌完全是由六言句和四言句组成的,每句的字数都是偶数。脱离了音乐的《天净沙》看起来几乎就是一首句句押韵的六言绝句,读起来有一种俗的味道,就跟五七言的绝句不一样。

马致远的这首《天净沙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名词多,动词少。整个一首作品,只有“西下”和“在”可以算是动作,但意思也是很虚的,突出的仍然是夕阳,断肠人和天涯这三个形象。更有甚者,前三句十八个字,连用了九个名词,三个一组排在一起,一个动词都没有。这种只用名词,不用动词的句法叫做“名词句”,是汉语诗歌中一首很有特点的句法。


枯藤老树昏鸦


第一句“枯藤老树昏鸦”,仿佛是泼墨写意,为我们涂抹出一片旅途黄昏的景致。藤、树、乌鸦,是从诗人的眼中看出来的,然后再叠印到一起的。藤是枯藤,树是老树,投射着旅人寂寥甚至绝望的目光,生出些冷漠的色彩。鸦则是昏鸦,在寂寥和绝望之外又折射出黄昏的光影。因此又暗示着旅人的疲惫,虽然只是罗列了几个名词,但是枯、老、昏,无处不传达出诗人的情绪,让我们隐约联想到诗人的处境。


小桥流水人家


第二句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忽然又成了清新的工笔画,比起前一句,这一句有了生机,有了人间的温情,一座朴素得有些寒碜的小桥,横跨在潺潺的流水上,通向一户正在升起炊烟的人家,但是这样的温暖并不属于荒原上的游子,因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,这温馨的人家并不是他的家园。小桥弯弯,流水潺潺,更刺激了作者这个异乡游子的敏感内心,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无比思念。


古道西风瘦马


第三句“古道西风瘦马”,像是剪影,游子的形象开始在画面中出现了,尽管还不是正面的特写。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,毕竟是他乡的风景,被枯藤老树昏鸦粗暴地隔绝在身外。属于游子的只有一条承载着古往今来商人士子梦想与失意的古道,只有一匹瘦削而疲惫的老马,而马上的游子没有看到,他自己的身影也与这匹老马一样瘦削而疲惫。


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


最后一句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,主人公的形象终于出现了,画面变成了近景的特写,前面的九个意象没有一个不在折射出夕阳的光影,然而到这里才真正点出夕阳,没有一个不在投射着游子的情绪,然而到这里才真正点出断肠人在天涯。这样的章法应该是精心设计的,这样的精心设计,在随便唱唱的俗乐里来说一般是没有用的,所以他明显的是诗的章法。


经典咏流传《明日歌》钱福
经典咏流传: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杨慎
经典咏流传:苔花如米小  也学牡丹开

经典咏流传:王冕《墨梅》| 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

经典咏流传: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 | 回望千年,看他独立鹳雀楼上

经典咏流传:一代大师,《梁祝》声中化蝶而去

经典咏流传:《三字经》全文朗读+注音+注释

经典咏流传:曹雪芹《枉凝眉》

经典咏流传:《声律启蒙》(朗诵视频+全文完整版)

经典咏流传:苏轼《定风波》


图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 


您看此文用   分  秒,转发只需1秒哦~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